|
台灣人固然也有吃狗肉的,但比例很是少。若是和大陸来比,假如在大陸吃狗肉的生齿是100,那台灣吃狗肉的人大要不到1。我在台灣住了33年,印象中没有看過任何狗肉店,也没有看過菜市場賣狗是拿来宰的。
台灣人冬季進补,吃的也是羊肉或薑母鸭,也就是鸭肉,很偶而也有吃團鱼(也就是鳖),但依然没有吃狗肉的。至于夏至,咱们更不會吃狗肉了,印象中,就是吃冰吧。
如今有一些吃狗的事务,也不是台灣人干的,而是外籍劳工,比方泰國或越南籍劳事情的,每次若是發明這类事,总會引發社會哗然,另有動物庇护组织抗议。
可是,這不代表台灣对狗就是100%友善,依然常會有一些虐狗事务,踢狗啊、打狗啊,更多的是弃養。這麼说吧,台灣人很喜好狗,在比例上来讲,台灣人養狗的很是多,但也由于養狗的多,弃養狗的也不少。弃養缘由?你晓得的,搬場啦,有身啦,事情太忙啦,和大陸這边是彻底同样的。
在大陸,我也發明,不少家长是不许小朋侪亲近狗的,怕他们會咬人,或身上有细菌,就算是小朋侪想和狗玩他们也不许。在台灣很少如斯,家长會@鼓%51妹妹3吃角子機,%動%51妹妹3%勉%51妹妹3%励@小朋侪和狗亲近,培育他们愛動物的意识,這实在也是一种对目生人的信赖,也就是说:我信赖你的狗对我的小朋侪无害,若是有害,你天然不會讓我家的小朋侪靠近你的狗。
我感觉,要培育小朋侪愛惜動物的意识很首要,若是不培育,他们长大以后,就不會感觉動物和他们同样是生命,是同等的,天然也認為吃狗没甚麼,只是食品而己。若是不懂愛惜動物,那末愛惜天然,愛惜情况,也很难做到了。
在大陸,我注重到,大部門文章提到動物時,用的是“没有人道化”的“它”,而在台灣,咱们用的是動物化的“牠”,有時乃至會用“他”,我想,从這個细節就可以看出台灣和大陸的差别了吧?(编者注:“牠”是“它”的异體字,书面语,大陸人根基不消。以是小编在這里想回应一下到尾:這应當是属于两岸在汉字用法方面的差别,而不是看待動物的差别哦~)
回来讲到我本身,我養了一只台灣土狗,也就是中华田园犬,14年了,2008年我把魚訊,他从台灣带到北京,2011年从北京再带到新加坡,201電鑽工具箱,6年我回北京,他14岁了,不少人劝我不要带他了,由于年数太大,并且对我又贫苦又费錢。而我的立場是:若是是你的儿子,再贫苦再费錢你也會带的吧?
最后我只想说:对不少台灣人来讲,狗是家人,不是寵物。我信赖不久的将来,对越来越多的大陸朋侪来讲:狗,也是你们的家人。
【作者简介】
到尾,70后的川籍台灣人,2008年赴京。資深媒體人,做過電台DJ,干過《FHM汉子帮》主编和《汉子装》資深编纂,還出過两本书《碰见台灣》和《台灣的台》。 |
|